承上文
知識會因為專業術語而變得難懂
像「洛希極限」這樣的名詞
如果不懂天體、重力、潮汐力
就難以真正理解
所以我們需要設一個「停損點」,把問題聚焦
所以在生成式 AI 時代
知識不再是稀缺的
AI 能隨時補足缺口
真正的挑戰變成:
「問的問題夠不夠清楚?」
這就引出今天的重點:
方向清楚:先標定領域
例:不是問「幫我解釋宇宙」
而是問「幫我解釋天文學中的洛希極限」
範圍限定:問題要有邊界,才能回答得具體
例:「請用生活比喻解釋洛希極限」
比「告訴我所有相關理論」更聚焦
目的導向:想清楚自己問這個問題要做什麼
例:「洛希極限對人造衛星有什麼啟發?」
這就有了應用場景
示範比較
好問題:請用日常比喻說明洛希極限
並解釋它在衛星設計上的應用(範圍+目的)
壞問題:幫我解釋天文學(太大)
改良版:幫我解釋洛希極限(方向清楚,但還能更聚焦)
知識是沒有終點的
所以在生成式 AI 的語境下
「prompt」很重要
因為AI能像一個放大鏡
讓你在知識的森林裡
聚焦於當下需要的那一片葉子
AI能回答你的問題
但卻無法主動幫你思考問題
所以學會問好問題
是個很重要的事
下一篇,我會繼續聊:那麼「好問題」要怎麼寫成一個有效的 prompt?